手机浏览中华顶墙网2022-08-19 浏览数:
今天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署名文章《坚持创新驱动 建设材料强国》。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国之重器。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一种含碳量90%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强度是钢的7到10倍,密度是钢的1/4,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高温、抗疲劳、耐腐蚀、柔软可加工等优越特性,享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誉。它应用在飞机上,对减轻飞机重量、减少燃油消耗、减少维修成本和延长飞机使用寿命有着明显优势。然而,碳纤维制备过程工艺难度大,生产流程变量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和技术壁垒高,我国碳纤维产业长期存在高端产品少、应用开发难的问题。中国建材集团扎根碳纤维领域数十年,2021年9月在青海西宁投资建成国内最大的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在国内率先实现高端碳纤维成套技术的自主可控,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保障了航空航天、重点型号装备等大国重器的应用需求,加快了我国高端应用市场碳纤维国产化进程。布局实施大飞机复合材料重大专项,联合中国商飞集团深入推动航空级T800级碳纤维及其预浸料国产化、主次承力结构等国产大飞机用关键材料研制攻关,成为国产宽体大飞机3个机身部段供应商。

(图片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
中国建材集团全力推动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科技自立自强。图为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自主研发的0.03毫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主要应用于电子显示领域,是我国在玻璃新材料领域取得的一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成果。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深入发展,面对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强约束与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的硬任务,新材料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中国建材集团在科技体系规划与创新体系布局中,突出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的理念,着力解决绿色建材发展缓慢、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关键共性问题,将绿色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两个转换、两个替代”,即产品低碳化转换和工艺绿色化转换、生产上提高新材料替代和新能源替代比例。产品低碳化方面,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技术及工程化应用、海上大尺寸风电叶片研制等10余个涉及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引领建材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工艺绿色化方面,建成7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5家绿色矿山,升级改造水泥窑,利用高温功能协同处置工业固废、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在全国36个城市建成47条处置线,作为城市标配守护城市生态和居民健康。探索建材产业“双碳”实施路径,制定“减碳”、“固碳”、“管碳”时间表和路线图,联合打造首个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
三、构建打造“国之大材”的创新生态
新材料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新”上,要紧紧围绕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产业链协调、整体性推进,以产业化为导向,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良好创新生态。中国建材集团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打造“国之大材”,积极推动体制机制、管理、开放创新,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引领支撑作用。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动力活力。科技创新说到底是人才问题。中国建材集团从用人体制、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以一流人才、一流团队、一流政策为打造创新生态提供强力支撑。新材料产业研发成本高、产业化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来化解阻力、激发活力。要加快改革试点,完善市场化经营的人才机制,推动一系列适合材料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研人员和干部员工的创新热情。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从实际出发,把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分为A、B、C三类,分别为服务国家战略形成的A类成果、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B类成果、可对外转化的C类成果,根据成果类别、按照中长期激励约束指导意见和7个配套指引,建立起多层次、系统化的正向激励体系。选择部分科技型企业试点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推动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市场化薪酬、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骨干员工持股和跟投等激励措施,推行集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为科技英才提供创新竞技场,使创新人才与企业共担市场风险、共享发展成果,让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体现价值,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动力活力。
以管理创新强化凝聚力。科技创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优秀的管理开路架桥,创造良好环境。材料创新是高风险事业,创新投入既要与企业战略的大方向一致,又要兼顾市场收益;既要注重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又要尊重长期持续投入和高风险等规律。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创新经营管理扫清障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对标“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企好干部标准,围绕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充分发挥新材料创新痴迷者的带动作用,给他们建平台、搭梯子、送关怀,鼓励创新,宽容失误,为企业家创造专注事业的成长环境。切实增强各级人员的创新理念,形成上下联动、注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吸引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行经营精益化、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三精管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条件与环境。
以开放创新提升影响力。新材料产业发展受到上游原创技术和下游应用场景制约,科研创新成果快速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情况很少,企业需要面向应用市场不断拓展,开展技术交流,采取科技合作、技术转移、资源共同开发与利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多种方式,扩大我国新材料技术创新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围绕国家战略和中国建材集团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共享与协同集成创新,发挥集团内、央企间、产研间超大制造企业应用场景的规模优势,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建设原材料行业国家“双碳”公共服务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积极组织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科技攻坚联合创新体。
(文章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华顶墙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掌握最新顶墙行业动态,了解最实用的顶墙产品知识。
日前,北新防水民建系列产品在进行充分实验验证及销售试点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四川等全国重点区域正式全面推向市场。此次民建系列产品成功上市,为北新防水进一步解决目标客户痛点问题及满足目标客户装修需求奠定技术基础,也意味着北新防水在进一步开拓细分市场、加快提质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详情]
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bnbm.co.chinadd.cn/news/itemid-224945.s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中华顶墙网
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
公司名称: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加盟电话:*****57…获取联系电话
免费加盟热线: